有他,才有了中国手中的这张“王牌”!
编者按
斯人已去
那书柜中的书籍资料
那案几上的奖状
依然在向后学们
无言地述说传递着先贤精神
徐光宪先生书柜
徐光宪先生办公室
在北大,徐光宪先生
带领着自己的团队
书写了属于中国的“稀土传奇”
在今时的国际贸易摩擦中稀土,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王牌从受制于人,到领先全球稀土成为重要的优势战略资源离不开徐光宪先生的贡献同样是在北大
先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后学
科学人的拳拳赤子心
薪火相传,亘古不改
“稀土之父”徐光宪
心系祖国,执教燕园
“
在北大有这个好处,只要你好好工作、研究做出成果,你就能站得住脚。
——徐光宪
”
1951年初,美国总统提出法案,想要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同年4月15日,徐光宪、高小霞夫妇二人登上“戈登将军号”邮轮,启程回国。此时高小霞尚未获得博士学位,“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高小霞毅然放弃了攻读博士学位,与徐光宪一同回国。夫妇二人假借华侨归国探亲的名义,冲破重重阻碍,终于踏上了归国的征程。
徐光宪、高小霞在纽约河边大道草地合影
回国后,徐光宪、高小霞夫妇受时任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昭抡之邀共同执教北大。二位先生初到北大时,中国的化学学科建设尚在起步阶段,他们以筚路蓝缕的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亲自编写讲义,确定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开设“物理化学”“物质结构”“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在新中国化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中勇为先锋,开拓进取,为中国化学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1年徐光宪、高小霞佩戴北大校徽游颐和园留念
徐光宪首开“物质结构”课程
燕园五十载,他们执手同行,生活中相濡以沫,工作中相辅相成,献身教育和科学事业。纵使生活多艰,依然胸怀祖国,潜心向学,坚守科研前沿,勇攀科学高峰;即使功成名就,依然朴素如故,宁静淡泊,俯首甘为人梯,无私奖掖后学;先生之风,永垂燕园。
潜心科研,举重若重
个人的成功是指个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有益贡献,当然也包括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成就。……因此我们立志要取得成功,一定要着眼于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有崇高的目标。
——徐光宪
”
徐光宪 · 稀土传奇
“如果把科学家分成几类,有举重若轻的,有举轻若重的,那么我都不是,我属于举重若重的一类人”,徐光宪先生曾如是评价自己的科研生涯。
“举重若重”,正是对先生学术态度的最好注解。徐光宪先生的科学研究始终服从国家需要,勇挑科研攻关重担,始终胸怀祖国,为符合国家发展目标,他在科学研究中四次转变方向,从量子化学到络合物化学,再转入核燃料萃取方向,接着是稀土分离,最后又回到量子化学方向。尽管研究方向多变,他对任何一个方向都始终秉持着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将研究方向的转变转化为创新突破的契机,找准突破口,以独特的视角,顽强的进取精神,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此外,先生特别强调基础研究,他认为,要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之上看到技术应用的前景,没有基础研究,就谈不上创新。
1980年,第三次全国稀土化学与萃取学术讨论会召开,徐光宪在会上发言
1972年,北京大学化学系接到了分离稀土中镨、钕的任务,年过半百的徐光宪先生再次调整研究方向,踏入稀土研究领域,志在打破中国作为稀土资源大国却长期受制于人的尴尬局面。稀土是17种彼此相似又难以分离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有着彼此不同的作用,必须经过分离提纯才能利用,当时,稀土分离的尖端技术牢牢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家手中。徐光宪先生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查遍国内外相关科研资料,从美国早已放弃的推拉体系中找到灵感,自主创新出一套“串级萃取理论”,把分离后的纯度提高到了创世界纪录的99.99%。
1978年,徐光宪先生开办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将科研成果在国营工厂无偿推广,国外视为最高机密的稀土分离技术成为中国乡镇企业都能掌握的工艺,中国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的飞跃。
1989年4月,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筹建,至1992年正式成立,至此,北京大学正式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稀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图为1991年徐光宪与同事在实验室讨论工作。左起:徐光宪、黄春辉、李标国、金天柱、黎乐民、吴瑾光。
稀土分离工艺大规模应用实现后,徐光宪先生时时关注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状况,多年奔波在北大和工厂间,为中国稀土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徐光宪先生获得了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重大荣誉。
徐光宪先生获奖证书
徐光宪先生在北大,领衔建设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稀土研究者,黎乐民、黄春辉、高松、严纯华四位院士都出自先生门下。通过项目研究,徐光宪先生建立了一支水平高、组织适宜、梯队合理、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在成长为稀土研究方面的国际领军者之后,徐光宪先生培养的这支团队,继续在稀土研究的前沿领域不懈探索。黎乐民院士在稀土理论化学方面,黄春辉院士在稀土发光器件方面,高松院士在稀土分子磁性方面,严纯华院士在稀土分离技术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徐光宪、高小霞在一起
桃李馥郁,一清如水
四十多年来已是桃李满天下,近在北京,远在青海,处处能见到毕业生、研究生担承着重要的骨干职责,出色地做出贡献。
——高小霞
”
徐光宪 高晓霞 院士夫妇的稀土人生
燕园五十载,徐光宪、高小霞两位先生为人师表,悉心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这些学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学校长、学院院长、军队将领,更多的是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骨干中坚力量,他们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人才培养方面,无论是面对本科生还是研究团队,徐先生尤其注重听取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尝试新的想法,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
徐光宪与课题组成员讨论实验数据,左起:徐光宪、严纯华、廖春生、高松、李标国
先生的研究团队在谈及对先生的印象时,无一不是先生对学生的鼓励和提携。先生还非常注重将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融合,在科研过程中尽可能发掘学生才能,将各种机会提供给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
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师生合影
徐光宪编写的《物理化学讲义》油印本
徐光宪先生为师有博爱之胸怀,十分注重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即使是面对慕名求教的陌生学生,先生也会给予热情帮助和支持。先生在北大化学系开课时,常常会有外校学生写信与先生讨论问题,先生都会一一耐心回复。在2003年非典期间,徐光宪先生还给全体北大在校和离校学生们写信,以自己的求学经历鼓励大家珍惜时光,认真自学。
徐光宪、高小霞与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老师们讨论研究生培养工作
徐光宪先生曾说:“著名爱国艺术家常香玉说过一句话:‘戏比天大’,对我们教师来讲,就是‘上课比天大,科研比天大’。这是一种基本的敬业精神。”先生的每一节课都会精心准备,将基础知识和最新科技成果相结合。徐光宪先生在北大开设的第一门课是“物理化学”,是化学系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他讲课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精辟透彻,易学易懂。“物理化学”的听课学生共有一百五六十人,除北大化学系三年级学生外,还有防化兵学员、朝鲜金日成大学化学系师生以及国内兄弟院校派来北大进修物理化学的骨干教师。
先生尽心教学,五十载如一日,即便在年近九旬之时,先生上课的每一张幻灯片,都是他一字一字、一张一张亲手打字完成的。先生还常常将课堂延伸到家中和办公室里,有时为了让学生弄懂弄通,甚至讨论到深夜。
徐光宪在伏案工作
除了面对面地讲授,先生编写教材也是“千方百计为读者着想”,将编写教材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在科学方法的讲授中加入科学史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创新。先生编写的《物质结构》1988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学科迄今为止的唯一一个特等奖。《物质结构》一书条理清晰,讲授知识深入浅出,广受好评,有“一清如水”之赞誉。
徐光宪先生《物质结构》获奖证书
而“一清如水”的又何止是先生的著作?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润物无声,甘为人梯,待己严苛,为人慷慨。先生曾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了一批好学生,他们今天的成就早已超过了我。”无论是在学术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先生总是尽己所能帮助学生,甚至对于素昧平生的求教者亦是如此。先生经常收到一些信向他索取他的著作或者其他书籍,他都及时寄了出去,分文不收。有不少人在收到徐先生的书和信之后都说“没想到”。2005年,徐光宪先生还以夫妇二人的名义设立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霞光”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本科生。
季羡林为徐光宪、高小霞从教五十五周年题词
严谨善思,勤学不怠
人的一生是用一条勤奋的红线,把各种各样的机遇串连起来的。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许多偶然机遇,但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有的是科学上重大发明的机遇。我和小霞能成为一家人是我一生中一个最好的机遇。
——徐光宪
”
徐光宪生于书香门第,在父母的教育下,自小勤学善思,这种优良的学习习惯伴随他的科研生涯,至耄耋之年依然如此。
徐光宪父亲徐宜况,从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毕业后,在绍兴从事律师工作。图为1925年,右二为幼年徐光宪
指导学生时,徐光宪先生常常强调“多做习题”。他们曾系统地做过诺伊斯和修列尔编著的《化学原理》一书中的全部498道习题,这本书的习题,难度和深度比一般物理化学的教科书高,做完后徐光宪先生“才敢说自己的物理化学读通了”。
徐光宪在上海交大时期做过的《化学原理》习题手稿
先生一生提出了种种优秀的科研理论、教育理论。从20世纪末开始,先生减少了一线的科学研究,转而开始思考他此前一直关注、但尚未深入考察的一系列软科学问题,包括科学创新方法、分类法、学科的定位与难题、科学成果的评价等。特别是在21世纪,先生对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科研创新十六法,对化学信息学的研究提出建议,并致力于建立系统化学。先生让纯粹的知识经过思考的淬炼与升华,再向学生传达,让学生受益匪浅。同时,先生那严谨而不失创造力的思考习惯,也深深影响和启发着学生们。
2006年,徐光宪获得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蔡元培奖”是北京大学的最高教师荣誉,以表彰获奖教师在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首届蔡元培奖获奖者合影,左三为徐光宪
瞻仰先贤,师风永存
2016年,在二位先生结婚60周年之际,先生的女儿们秉承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之家风,将他们生前遗存捐赠北京大学。
2020年适逢徐光宪先生100周年诞辰。为表达对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的缅怀与纪念,激励新时代的北大人传承并弘扬北京大学的科研传统和科学家精神,“赤子霞光——徐光宪、高小霞院士伉俪纪念展”开展暨油画“霞光”揭幕活动在北京大学校史馆举行。展览分为“同乡比邻 家风引领求知路”、“同窗苦读 投身科学志救国”、“共攀高峰 建功立业在北大”、“北大稀土、中国冲击”、“家在北大 执手燕园一生情”五个板块。
一帧帧影像,连缀成徐光宪、高小霞二位先生淡泊却光芒四射的一生,先生的生命之光,尤能穿过时间的隧道,照亮后学前进的道路。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北京大学校史馆展览大厅观展,瞻仰先贤,传承精神,砥砺奋进。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5月
展览地点:校史馆首层专题展厅
开放时间:周三、五、日 9:00至16:00
展览现场
潜心科研,一心为国
润物无声,桃李馥郁
值此徐光宪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
让我们走近
北大的“霞光”
科学的赤子
重温二位先生对学生的无私教诲提携
对科学坚定不移的热爱执着
让先生们的精神
在燕园薪火相传
更多精彩
巡天遥看一千河!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望远镜北京大学科学中心揭牌!
来源:北京大学校史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编辑:杨宇熙、刘文欣
排版:刘涵烨
责编:以栖、昭花花